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淋巴水肿治疗 >> 淋巴水肿医院治疗 >> 正文 >> 正文

你的Breast还好吗II

来源:淋巴水肿治疗 时间:2021-8-9

妊娠早期

第3~4周,在雌激素和黄体素的作用下,乳腺末端导管结构明显增生,开始并新生萌芽性小管,扩大并发出分支,新的小叶形成,小管增加,管腔扩大,因而乳腺腺叶增大,新生的小管尚可伸入到脂肪结缔组织中,小叶间质水肿,小叶得到完好发育,体积变大、乳房饱满。

第5~8周,乳房明显增大,浅静脉扩张,乳头乳晕复合体色素沉着加深

在乳晕内可见12~15个凸起,称乳晕腺,为皮脂腺可分泌脂类物质以润滑乳头,乳头增大。(在最初3个月内,导管树分支形成多个囊泡,引起乳腺小导管和腺泡迅速增生,腺泡增大,结缔组织和脂肪组织减少)

妊娠中期

乳房增大更为明显,腺垂体分泌的催乳素和胎盘分泌雌激素、孕激素达

到较高水平,末端输乳管明显增生,小管扩张,形成腺泡,腺泡结合形成较大

的乳腺小叶,同时腺上皮细胞增殖并取代乳腺的结缔组织和脂肪组织,催乳素

作用下,腺泡上皮变成内含脂肪小滴的立方细胞,已开始分泌活动,腺泡腔内

含有少量分泌物分泌物中含有初乳,但无脂肪,管周纤维组织疏松,可见淋巴

细胞浸润,水肿样的间质内毛细血管扩张充血。

妊娠后期

常在妊娠后3个月,腺泡扩张更明显,腺泡上皮细胞内含有分泌空泡,腔内分泌物增多,腺泡互相靠紧,小叶间质因受压减少或消失,毛细血管逐渐增多扩张充血,全乳管系统继续增大,妊娠后期乳房高度增加,表面可见因血流循环增加的浅静脉扩张,乳头、乳晕色素沉着更加显著,腺泡上皮排列整齐,可呈矮立方形,常见分泌颗粒,某些腺泡高度扩张,呈现泌乳状态,乳头变硬增大、凸起挺立,挤压乳房可见珍贵的初乳流出,此时的乳房已为即将分娩的婴儿做好了充分的物质准备和良好的哺乳准备工作。

妊娠末期至分娩时

乳腺血流增加,充满初乳的腺泡不断扩张,以及分泌上皮变得更加活跃,肌上皮细胞肥大,肌上皮、结缔组织和脂肪的增长,乳腺发育成熟,腺泡开始分泌,分泌物中含有脂滴、乳蛋白、乳糖及抗体等,称为初乳,血中催乳素水平达高峰,血中过高水平的雌激素与孕激素,抑制了催乳素的泌乳作用,使具备泌乳能力的乳腺并不泌乳。

几个注意点

妊娠期乳腺的改变是受机体内分泌影响最大的时期,乳腺的改变也最明显,但乳腺各部位的改变并非完全相同,双侧乳腺的变化或多或少均有一定的差异,有的甚至未见发展,但也有乳腺末端乳管在月经期未能发展成小叶者,在妊娠期得到了发展,即使同侧乳腺不同部位的改变也可能有差异,这种发展的不平衡,会影响到哺乳期乳汁的分泌不足,甚至可演变为乳腺囊性增生性病变。

哺乳期

真正的泌乳多在分娩后3~4天,此间乳房明显胀、硬,常伴有不同程度的疼痛,一旦哺乳开始,胀痛即消失,哺乳期乳腺光镜下观察:乳腺腺泡及小叶内导管明显增多、密集,腺泡腔扩张增大,小叶间组织明显减少,形成薄层小叶间隔,有些腺泡细胞呈柱状,腺泡腔较小,内无分泌物排出的表现,为分泌前的腺泡,有些腺泡呈扩张状态,充满乳汁,扩张的腺泡上皮是主要分泌乳汁的细胞,腺叶高度增生、肥大,腺泡上皮细胞呈单行排列在基底膜上,这些细胞呈立方形、扁平或柱状,细胞形态不一,细胞核位于基底或顶部,细胞质苍白色,颗粒状,细胞质内布满乳汁小体。乳腺为顶浆分泌,上皮顶端脱落形成乳汁,乳管周围的结缔组织极为稀少,内有大量毛细血管。

乳腺小叶周围有明显的纤维组织包围,腺泡及乳管普遍扩张,内储乳汁和细胞脱落物。

(这些不同部位的腺泡具有不同的形态,说明腺泡的分泌活动不是同步进行,而是交替进行,这就是保持乳汁持续不断的原因)

乳腺小叶的发育因人而异,即使同一个人的乳腺不同部位发育也不一致,乳腺小叶的发育良程度决定着乳腺分泌乳汁的多寡,即使同一个人,两侧乳腺的分泌量也不尽相同,一般认为妊娠后可使此种发育较差的乳腺小叶得到继续发育,而发育不良的数目大为减少,哺乳期间乳腺小叶及其分泌管有分泌和储存乳汁的功能。

哺乳后期乳腺的改变也各有差异,如分娩后未能哺乳,乳腺分泌可在数日内迅速退化,如进行哺乳,则乳汁继续分泌,其期限各有不同,分娩后,由于雌激素和孕激素分泌量突然下降而引起对催乳素抑制作用减弱,腺垂体分泌的催乳素相应增加,再经婴儿吸吮刺激产生的反射,催乳素分泌大大增多,具备泌乳功能的乳腺进一步发育,腺泡细胞及分泌导管大量分泌,使乳汁源源不断。

但一般在9~10个月时,乳汁分泌量开始减少,趋同于退化,断乳后不久分泌物完全停止,但临床上断乳后乳汁持续几个月仍有泌乳者(病理性泌乳症除外)不乏其例。

初乳,最初分泌的浆液性液体呈黄色黏稠状,其中包含乳球蛋白,另外初乳中包含的脂肪酸如磷脂、脂溶性维生素和乳白蛋白都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初乳分泌后的乳汁为过渡乳汁和接下来的成熟乳汁,乳汁分泌受神经与体液因素调节,神经系统在乳汁分泌和排放调节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乳汁排放是典型的神经内分泌反射。

当婴儿吸吮乳头时,刺激乳头乳晕复合体(NAC)的游离神经末梢,传入神经信息至下丘脑,可刺激下丘脑催乳素释放因子(PRF)分泌增加,腺垂体分泌释放催乳素,使乳腺处于分泌状态,同时传入信息到达下丘脑,兴奋缩宫素神经元,神经冲动沿下丘脑-垂体束下行抵达神经垂体,促使贮存的缩宫素释放入血,引起乳腺腺泡肌上皮细胞和乳腺管平滑肌收缩,使腺泡内压升高,促使乳腺排乳。

哺乳后催乳素和缩宫素恢复原水平?乳汁是一种含有大量水分和各种营养物质的分泌物?催乳素可影响乳汁的酪蛋白、乳糖和脂肪合成?凡影响营养物质和水盐代谢的激素如胰岛素、生长素和甲状腺素等,也影响乳汁生成与分泌。

断乳期

规则的哺乳可持续数月或数年,但停止哺乳后数日内,乳腺即进入复原期变化,其组织形态学改变特点为:①首先腺泡变空、萎缩,腺泡上皮崩解,细胞内的分泌颗粒消失,腺泡壁及基底膜破裂,彼此融合成较大的且不规则的腺腔②末端乳管萎缩变窄小,崩解的上皮细胞分散于其附近;③乳腺小叶内及其周围出现淋巴细胞浸润,亦可见到游走细胞④淋巴管及淋巴结内可见含有脂肪滴的游走吞噬细胞⑤腺泡及管周纤维再生,但再生数量远不足以弥补哺乳期中的损失⑥最后末端乳管再生并出现乳管幼芽。

故断奶后的乳房体积变小,皮肤较松弛,呈下垂状,更甚者乳房可萎缩贴于前胸壁,这往往是哺乳期间乳房腺泡高度扩张,腺管明显增生,乳房体积大,而断乳后萎缩明显所致,但巨大的乳房哺乳后往往较前下垂更甚;临床上可见少数妇女历时数月偶可持续数年仍有双乳多孔乳汁分泌,最后乳腺才恢复到非妊娠时乳腺状态。

妊娠和哺乳可促使乳腺囊性增生的消退和好转,但可使乳腺良性、恶性肿瘤生长加速。若乳汁残余,易并发感染,若乳腺复旧不全或不规则,可出现哺乳期乳腺增生结节或导管扩张等病变,绝经后有半数的妇女可见到上述变化(所以临床医生要加强妊娠哺乳期、断乳期乳房疾病的预防和乳房保健工作)

图片来源于网络

内容来源于权威教科书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lcdspec.net/lbszyyzl/66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