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寨卡病毒是单股正链RNA病毒,单股RNA可直接起mRNA作用,翻译早期蛋白质,包括RNA聚合酶和抑制宿主细胞合成代谢的调控蛋白,经调查发现该病毒是引发年巴西的新生儿小头畸形的元凶。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寨卡病毒属于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的最低层次
B.寨卡病毒的遗传物质彻底水解产物有四种
C.RNA聚合酶的合成场所是寨卡病毒的核糖体
D.寨卡病毒繁殖时不发生逆转录的过程
2.如图是某细胞的局部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结构①③④属于生物膜系统 B.结构③中葡萄糖氧化分解释放大量能量
C.该细胞一定不含有细胞壁 D.该细胞不可能为处于分裂中期的动物细胞
3.在氧气充足条件下,肿瘤细胞的能量供应仍主要依赖效率较低的糖酵解途径,并产生大量乳酸。GAPDH是糖酵解途径中的一个关键酶,下列关于该过程的说法,错误的是()
A.该过程也可在无氧条件下发生
B.葡萄糖形成丙酮酸的过程是脱氢的过程
C.正常细胞中丙酮酸须脱去二氧化碳才能进入线粒体参与柠檬酸循环
D.可通过抑制GAPDH的活性来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
4.研究发现,小鼠体内造血干细胞的分裂能力随年龄增加而下降,且该变化与p16基因有关,该基因编码的p16蛋白质能阻碍细胞进入分裂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p16基因的表达,发生在细胞核且不需要消耗能量
B.p16基因的表达,发生在细胞周期中的分裂间期
C.若p16基因表达减弱,细胞癌变的可能性下降
D.分裂间期p16基因数增加,细胞分裂的能力增强
5.甲至丁图是某低等动物生殖器官中的一些细胞分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遗传定律发生在甲、乙两图表示的细胞分裂时期
B.乙图所示时期,该细胞中有两个四分体和两个染色体组
C.甲、乙、丙、丁所示细胞可出现在精巢中
D.丁是由乙经过减数第二次分裂产生的卵细胞
6.假设某果蝇种群中雌雄个体数目相等,且对于A和a这对等位基因来说只有Aa一种基因型。则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A.若不考虑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则该果蝇种群中基因频率A︰a=1︰1
B.若基因A纯合致死,个体随机交配,F2中不同基因型个体之比为Aa︰aa=2︰1
C.若该果蝇种群随机交配的第一代中只出现了Aa和aa两种基因型,则比例可能为2︰1
D.理论上该果蝇种群随机交配产生的第一代中AA、Aa和aa的数量比为1︰2︰1
7.大肠杆菌R1质粒上的hok基因和sok基因与细胞死亡相关,若毒蛋白得以表达,大肠杆菌将裂解死亡。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过程①酶识别序列的基本单位是核糖核苷酸
B.过程②和③遵循的碱基互补配对方式不同
C.过程③能阻止核糖体与hokmRNA的结合
D.过程④酶降解的是DNA分子
8.研究小组发现了胎盘生长因子抗体﹣﹣PLGF抗体,该抗体与肿瘤内的胎盘生长因子结合,阻断了胎盘生长因子与毛细血管结合的通路,削减了对肿瘤的养分供给,癌细胞分裂速度减缓,低于免疫系统杀死癌细胞的速度,会使肿瘤明显缩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体内只有癌变的细胞内存在原癌基因
B.癌细胞容易转移,是由于细胞表面的糖蛋白增多,细胞之间的润滑作用增强
C.PLGF抗体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与其分泌直接相关的细胞器是高尔基体
D.该抗体与肿瘤内的胎盘生长因子结合属于细胞免疫的反应阶段
9.年美国芝加哥大学的进化生物学家范瓦伦,根据《爱丽丝镜中奇遇记》的故事提出了“红皇后假说”。他认为,自然选择只导致生物当前的适应,进化功能则是潜在的适应或对未来的适应能力,某物种如果想要在生存竞争中存活,则必须比与之存在竞争的物种进化得更快,一个物种的任何进化改进可能构成对其他相关物种的竞争压力,所以,即使物理环境不变,种间关系也可能推动进化。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根据该假说,在基因突变发生概率相同的条件下,存在竞争关系的两种群中繁殖快的占优势
B.该假说强调了进化中的生物学因素,但忽略了物理环境因素的影响
C.猎豹和斑马的共同进化,是符合该假说的一个具体事例
D.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中包含了与该假说相似的种间关系推动物种进化的理论
10.某人因肺部感染出现呼吸困难、高烧、少尿的症状。检查发现其肺组织间隙和肺泡渗出液中有蛋白质等成分。被确诊为感染性肺水肿。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患者呼吸困难导致体内CO2潴留、血浆pH变小
B.皮肤血管舒张及汗液分泌增加有利于患者的散热
C.排尿量减少是体液调节的结果,与神经调节无关
D.患者肺部组织液的渗透压升高,肺部组织液增加
11.如图为养殖场某鱼群的数量变化曲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生产上常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该鱼群的种群密度
B.据图可知,该鱼群的环境容纳量为K2
C.鱼群中幼鱼生活于水体上层,成鱼生活于水体下层,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
D.人工养殖过程中物质和能量的投入量与鱼群的增长呈正相关
12.洋葱被誉为“蔬菜皇后”,对癌症、心血管等疾病有预防作用。洋葱也是一种多用途的生物学实验的材料。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洋葱的绿色叶片可作为色素提取和分离的实验材料
B.洋葱的鳞片叶可作为观察叶绿体的实验材料
C.洋葱的鳞片叶外表皮可作为观察质壁分离与复原的实验材料
D.洋葱的根尖细胞可作为观察有丝分裂的实验材料
13.中国酸菜历史悠久,早在北魏的《齐名要术》中就记载了用白菜等原料腌制酸菜的多种方法。酸菜不仅口感好,而且对人体有益。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酸菜制作过程中,主要起作用的微生物是乳酸菌
B.真空包装的酸菜可能会因杂菌污染而发生“胀袋”
C.腌制过程中,坛中水分会因蔬菜细胞渗透失水而增多
D.酸菜的腌制时间越长,口感越好,营养价值越高
14.地衣芽孢杆菌具有调节动物肠道微生态平衡,增加动物机体抗病力的功能。仔兔饲喂地衣芽孢杆菌20-40天后,其免疫器官生长发育迅速,血中T淋巴细胞值较对照组高。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地衣芽孢杆菌若长期保存需置于4℃冷藏
B.可用液体培养基对地衣芽孢杆菌扩大培养
C.使用后的培养基在丢弃前要经过灭菌处理
D.地衣芽孢杆菌改变了仔兔肠道菌群的结构
15.某二倍体药用植物甲(染色体组成为MM)含有有效成分A,二倍体药用植物乙(染色体组成为NN)含有有效成分B。科研小组拟培育同时含有A和B的新型药用植物,设计了如下实验流程。据图分析错误的是()
A.过程①通常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处理
B.过程②常使用聚乙二醇(PEG)作为诱导剂
C.融合细胞c的染色体组成都是MMNN
D.过程④⑤分别涉及细胞的脱分化和再分化
二、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有的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
16.乙酰胆碱是一种兴奋性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后会被胆碱酯酶催化水解,有机磷农药可抑制胆碱酯酶的作用。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乙酰胆碱使突触后膜膜外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
B.有机磷农药使突触后膜不产生兴奋
C.乙酰胆碱通过胞吞的方式进入突触后神经元
D.乙酰胆碱的合成需要酶的催化,消耗ATP
17.戈谢病是患者由于缺乏β-葡糖苷酶-葡糖脑苷脂酶从而引起不正常的葡萄糖脑苷脂在细胞内积聚所致,患者肝脾肿大。如图是用凝胶电泳的方法得到的某患者家系带谱,据图分析下列推断不正确的是()
A.该病男女患病机率相等B.5号与父母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0C.2号的基因带谱与1号、3号相同D.因为该病是隐性遗传病,所以只能通过基因检测进行产前诊断
18.科学家发现植物顶端优势受生长素和另一种植物激素M的共同调节。现有野生型植株甲、不能合成植物激素M的突变型植株乙和按图1进行嫁接形成的嫁接型植株丙(野生型甲做根、突变型乙做茎)。为探究植物激素M的作用及合成部位(是茎还是根),某兴趣小组在相同的条件下分别测定甲、乙、丙三植株侧芽的长度,实验结果如图2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只有特定部位能合成激素M,是因为只有这些细胞中才有控制激素M合成的基因
B.植株甲能产生的植物激素是生长素和植物激素M,植株乙能产生生长素
C.将图2中甲、乙结果进行对照,可得出植物激素M对侧芽的生长有抑制作用
D.图2显示植株甲、丙都表现出明显的顶端优势现象,由此可得出植物激素M是茎产生的
19.在植物有效成分提取过程中,说法错误的是()
A.玫瑰、橘皮精油都有很强的挥发性、易溶于有机溶剂其成分都是萜类化合物
B.在提取玫瑰精油时,为了使油水混合物分层,应向乳化液中加入无水Na2SO4
C.在蒸馏过程中,要提高产品质量,应该提高蒸馏温度,延长蒸馏时间
D.提取玫瑰精油和橘皮精油的实验流程中共有的操作是分液和过滤
20.生态系统作为一个整体,有着一定的结构和功能,能维持一定的稳定性。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赤狐听觉灵敏,能捕食1米积雪下的田鼠,离不开物理信息的传递
B.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以负反馈调节为基础的自我调节能力密切相关
C.营养结构越简单的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越低,恢复力稳定性越高
D.保护森林就是要控制人类活动对它的干扰,使其结构与功能相协调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5分。
21.(10分)冰叶日中花是一种原产非洲的植物,长期逆境胁迫下,其光合作用能够从C3途径(卡尔文循环)变为CAM途径(如图甲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适宜条件下,冰叶日中花通过C3途径进行光合作用,白天气孔处于_______状态,CO2与_______结合进入卡尔文循环,卡尔文循环发生的场所是_______。
(2)长期在高温、缺水、高盐等逆境胁迫下,冰叶日中花进行CAM途径,白天气孔关闭,CO2来源于_______和_______。逆境胁迫下进行CAM途径的意义是_______。
(3)图乙是长期在两种条件下生长的冰叶日中花某一天的光合曲线图,表示C3和CAM光合途径分别是_______曲线与_______曲线。
22.(12分)荷兰猪的皮毛富有光泽是制作上等裘皮衣帽的材料,某养殖场为探究一品种荷兰猪毛色遗传的特点,进行了如表杂交实验:
实验一
实验二
亲本
黑色(♀)×白色(♂)
黑色(♂)×黑色(♀)
F1
灰色(♀):灰色(♂)=1:1
灰色(♀):灰色(♂)=1:1
已知荷兰猪毛色的黑色和白色分别由等位基因A、a控制,回答相关问题:
(1)由上述实验可知,控制荷兰猪毛色的基因A、a位于________染色体上。如果对F1中雌性个体进行测交,则测交后代中灰色个体占________。
(2)如果将实验二中的F1雌雄个体互相交配后产生的白色个体淘汰再随机交配,则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是_________,如此随机交配若干代,判断荷兰猪的种群是否发生进化并说出理由:________,________。
(3)另一对等位基因B、b可能影响毛色基因的表达,取白色荷兰猪甲、乙进行杂交得到F1,F1雌雄个体间相互交配得到F2,结果如表:
亲本
白色甲(♀)×白色乙(♂)
F1
白色(♀):白色(♂)=1:1
F2
♀
♂
白色
黑色:灰色:白色=1:2:5
①判断A、a基因与B、b基因在遗传时是否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
②亲本甲、乙的基因组成分别是_________,F2中白色纯合个体占_________(XBY、XbY为纯合子)。
23.(11分)日常生活中过量饮酒以及不良的饮酒方式会给机体带来诸多不良影响,请回答下列问题:
(1)研究发现,乙醇不会抑制肝糖原的水解,但是会抑制其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还会抑制低血糖时具有升血糖作用的激素的释放。空腹饮酒易导致低血糖,但是低血糖一般在数小时后出现,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对于酒精性低血糖症急性发作的患者,最佳治疗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以快速恢复血糖浓度。
(2)人大量饮酒后,会出现意识模糊、步态不稳等症状,出现这些症状的原因是酒精分别麻醉了图1脑中的_____________(填编号和名称),从而影响它们正常的功能。
(3)图2是酒精在肝脏细胞中代谢的过程示意图,有些人酒一下肚就脸红,是乙醛引起的,说明乙醛具有使(脸部)毛细血管______________功能;少数“千杯不醉”的人喝酒多时会大量出汗,据图2推测其原因是这种人肝细胞内_________________,使酒精迅速转化为无害的CO2和H2O,释放大量的热量,故出汗多。
24.(12分)太湖位于江苏省南部,是中国第三大淡水湖。无锡市领导在调研蓝藻离岸防控、太湖生态清淤等工作时强调,全力加快生态清淤和蓝藻离岸打捞处置进度,加强水情藻情监测预警分析,积极探索深井加压控藻、聚泥成岛等创新举措,全面提升蓝藻淤泥无害化处理水平,努力探索出一条科学治太的新路子。请回答下列问题。
(1)太湖蓝藻疯长的主要原因是太湖入湖水体的污染,导致水体中_______等含量增多,使水体富营养化。蓝藻与苦草、睡莲等太湖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时主要的不同是_______(答出两点)。
(2)从能量流动角度分析,蓝藻同化的能量的3个去处有:_______。
(3)若太湖中“聚泥成岛”后,岛上长满植被,从群落演替角度考虑,这属于_______演替。
(4)太湖的“生态清淤和蓝藻离岸打捞处置”治理实例体现了人类活动能够改变群落演替的_______。
(5)请你提出一项能增加经济效益的蓝藻无害化处理的合理措施:_______。
25.(10分)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以从人体得到的乙肝病毒抗原基因作为目的基因时,通常删去基因的______等部分,从而减小目的基因的相对分子质量,利于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由图可知,过程①用到限制酶是______,在培养农杆菌的培养基中添加______可筛选得到含重组质粒的农杆菌。
(2)将目的基因导入农杆菌时,首先用处理农杆菌,使农杆菌处于______,利于农杆菌吸收目的基因完成转化过程。将农杆菌导入番茄细胞时,受损的番茄组织更有利于农杆菌的侵染,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转基因番茄的细胞具有全能性,在一定的______以及无菌、适宜的pH和温度等条件下,可以形成愈伤组织,再进一步发育形成试管苗,图中过程③④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
(4)可用该植株结的番茄饲喂小鼠,若在小鼠的血清中检测到________,则说明转基因植物疫苗口服有效。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D
解析:寨卡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该病毒为RNA病毒,彻底水解的产物有四种碱基、种磷酸和一种五碳糖,共六种;病毒无核糖体,蛋白质的合成场所是宿主细胞的核糖体;寨卡病毒是单股正链RNA病毒,单股RNA可直接起mRNA作用,寨卡病毒繁殖时不发生逆转录的过程。
2.答案:D
解析:由图可知④为核糖体,无膜结构,不属于生物膜系统;结构③为线粒体,线粒体不能直接分解葡萄糖,葡萄糖氧化分解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该细胞含有②中心体,可能是动物细胞,也可能是低等植物细胞,低等植物细胞含有细胞壁;处于分裂中期的动物细胞没有核膜,而图中细胞含有核膜,所以该细胞不可能是处于分裂中期的动物细胞。
3.答案:C
解析:糖酵解途径在有氧无氧条件下均可发生,A正确。葡萄糖发生糖酵解形成丙酮酸的过程中产生还原氢,B正确。正常细胞是丙酮酸进入线粒体后脱去二氧化碳形成二碳化合物,二碳化合物再参与柠檬酸循环,C错误.由题干可知肿瘤细胞的能量供应需要GAPDH,故抑制GAPDH的活性可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D正确。
4.答案:B
解析:A、p16基因的表达包括转录和翻译,转录发生在细胞核,翻译发生在细胞质,两过程都需要消耗能量,A错误;B、p16基因编码的p16蛋白质能阻碍细胞进入分裂期,故p16蛋白质的合成发生在分裂间期,B正确;C、如果p16基因表达减弱,p16蛋白质减少,阻止细胞进入分裂期的功能减弱,细胞可能会发生癌变,C错误;D、分裂间期p16基因数增加,p16蛋白质增加,阻止细胞进入分裂期的功能增强,细胞分裂的能力减弱,D错误。故选:B。
5.答案:C
解析:遗传定律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即乙图表示的细胞分裂时期,故A错误;四分体是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形成的,而乙图细胞中同源染色体已分离,因此没有四分体,故B错误;卵原细胞既可通过有丝分裂增殖,也可通过减数分裂产生配子,因此甲、乙、丙、丁所示细胞可出现在卵原细胞分裂过程中,故C正确;根据染色体颜色判断,乙形成的卵细胞中应该有一条白色的较大的染色体和一条黑色的较小的染色体,而丁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成与此不符,因此丁不是由乙经过减数第二次分裂产生的卵细胞,故D错误。
6.答案:B
解析:由题干可知,该种群中的基因型只有Aa,因此A和a的基因频率之比是1︰1,A正确;若基因A纯合致死,则该果蝇种群随机交配产生的F1中只有Aa和aa两种基因型,且比例为2︰1,F1产生的配子的基因型及比例是A︰a=1︰2,F1再随机交配,产生的F2的基因型及比例是AA︰Aa︰aa=1︰4︰4,其中AA显性纯合致死,因此Aa︰aa=1︰1,B错误;若该果蝇种群随机交配产生的F1中只有Aa和aa两种基因型,说明基因A纯合致死,且Aa︰aa=2︰1,C正确;该种群中的基因型只有Aa,故理论上该果蝇种群随机交配产生的F1中AA、Aa和aa的数量比为1︰2︰1,D正确。
7.答案:C
解析:过程①表示的是转录过程,需要的酶是RNA聚合酶,RNA聚合酶识别DNA上的启动子,其识别序列的基本单位是脱氧核糖核苷酸;过程②和③遵循的碱基互补配对方式相同,都是RNA和RNA配对;过程③能阻止核糖体与hokmRNA的结合;过程④酶降解的是sokmRNA与hokmRNA结合形成的双链RNA分子。
8.答案:C
解析:A、人体内正常细胞中都存在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A错误;B、癌细胞容易转移,是由于其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质减少,细胞之间的黏着性显著降低,B错误;C、PLGF抗体属于分泌蛋白,高尔基体与细胞分泌物的形成有关,C正确;D、PLGF抗体与肿瘤内的胎盘生长因子结合属于体液免疫,D错误.故选:C.
9.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生物进化的相关知识。举例来说,兔子繁殖比羚羊快,在基因突变发生概率相同的情况下,兔子种群产生新基因的速度应快于羚羊,更容易产生优良的性状组合,因而更容易在与羚羊的生存竞争中获胜,A项正确;若环境因素发生急剧改变,如由于洪水,草原变成了浅滩,羚羊可以涉水取食,而兔子由于身体较小,可能全部被淹死,进化也就无从谈起,B项正确;猎豹和斑马的共同进化符合题干信息中描述的“种间关系也可能推动进化”,C项正确;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强调种内斗争及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不包括种间关系可推动物种进化的理论,D项错误。
10.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可知,某人因肺部感染已经出现了呼吸困难、肺水肿的症状,肺间质和肺泡壁液体潴留。影响了CO2的弥散。导致体内CO2含量偏高,血浆pH变小,故A正确;患者出现高烧症状以后,必须进行必要的降温处理,让体温尽快降下来,这时机体的散热会增加。皮肤血管舒张及汗液分泌增加有利于患者的散热。故B正确;患者排尿量减少是神经—体液调节的结果,与体液调节和神经调节都有关,故C错误;由于病人肺组织间隙和肺泡渗出液中有蛋白质等成分,使得患者肺部组织液的渗透压升高而吸水,引起肺部组织液增加,故D正确。
11.答案:A
解析:鱼的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广,调查其种群密度常用的方法是标志重捕法;种群数量在环境容纳量附近波动,保持相对稳定,该鱼群的环境容纳量为K1;群落的垂直结构是不同种类生物在垂直方向上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题中同种鱼在不同水层的分布不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人工养殖过程中物质和能量的投入量与鱼群的增长只在一定时间内呈正相关。
12.答案:B
解析:洋葱的叶分为管状叶和鳞片叶,管状叶是绿色的,含有叶绿体,可以作为色素提取和分离的实验材料,A正确;洋葱的鳞片叶不含叶绿体,不能观察叶绿体,B错误;洋葱的鳞片叶外表皮为紫色,而且紫色物质在液泡内,当发生质壁分离时,会发现紫色越来越深,质壁分离复原时,紫色越来越浅,可作为观察质壁分离与复原的实验材料,C正确;洋葱的根尖的分生区有分生组织,可作为观察有丝分裂的实验材料,D正确。
13.答案:D
解析:酸菜制作过程中,白菜经乳酸菌发酵后产生大量乳酸,因此起主要作用的微生物是乳酸菌,A说法正确;真空包装的酸菜可能会因杂菌污染而发生“胀袋”,B说法正确;腌制过程中,外界溶液浓度高会使蔬菜细胞渗透失水,导致坛中水分增多,C说法正确;酸菜制作过程中会产生亚硝酸盐,因此并不是腌制时间越长,口感越好,营养价值越高,D说法错误。
14.答案:A
解析:A、地衣芽孢杆菌若长期保存,可用甘油管藏法,需置于-20℃冷冻,A错误;B、液体培养基会使菌种与培养液更好的接触,有利于菌种的培养,B正确;C、使用后的培养基在丢弃前要经过灭菌处理,防止对环境造成污染,C正确;D、地衣芽孢杆菌调节动物肠道微生态平衡,改变了仔兔肠道菌群的结构,D正确。故选:A。
15.答案:C
解析:①是去除植物细胞壁获得原生质体的过程,由于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根据酶的专一性,该过程需要纤维素酶和果胶酶,A分析正确;植物原生质体的融合通常使用聚乙二醇(PEG)作为诱导剂,B分析正确;在进行原生质体融合时,会出现多种融合细胞,如染色体组成为MMMM、NNNN和MMNN的细胞,C分析错误;过程④⑤分别通过脱分化和再分化过程,进而形成试管苗,D分析正确。
16.答案:ABC
解析:乙酰胆碱是兴奋性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膜外电位由正电位变为负电位;有机磷农药可抑制胆碱酯酶的作用,使乙酰胆碱不能被水解,则突触后膜会持续产生兴奋;乙酰胆碱不能进入突触后神经元;乙酰胆碱的合成要酶催化,消耗ATP。
17.答案:D
解析:A、根据图可以看出,1号和2号都正常,生的孩子4号是患者,故该病是隐性遗传病,由4号的带谱图可知,基因带谱中短条带代表隐性基因,又因为4号的父亲1号有致病基因但表现正常,所以该病不是伴X隐性遗传,而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男女患病机率相等,A正确;B、结合A项分析和基因带谱可知,1号、2号、3号都是杂合子,5号是显性纯合子,B正确;C、因为1号、2号、3号都是杂合子,他们的基因带谱相同,C正确;D、除基因检测外,根据“患者由于缺乏子葡糖苷酶葡糖脑苷脂酶从而引起不正常的葡萄糖脑苷脂在细胞内积聚所致”。该遗传病还可以通过检测羊水中酶的活性来判断,又因为患者肝脾肿大,也可以通过B超检查进行产前诊断,D错误。故选:D。
18.答案:AD
解析:同一植株的细胞中所具有的遗传物质是相同的,只有特定部位能合成激素M,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A错误;依题意可知,植株甲为野生型,能产生的植物激素是生长素和植物激素M,植株乙是不能合成植物激素M的突变型植株,能产生生长素,B正确;图2显示,乙的侧芽长度明显比植株甲的长,而植株甲能产生植物激素M、植株乙则不能产生植物激素M,这说明植物激素M对侧芽的生长有抑制作用,C正确;图2显示植株甲、丙都表现出明显的顶端优势现象,而植株丙是由野生型甲做根、突变型乙做茎进行嫁接而形成的,据此可推知:植物激素M是根产生的,D错误。
19.答案:ABC
解析:A.大部分植物芳香油的主要成分是萜类化台物及其衍生物,但橘皮精油的主要成分是柠檬烯,故A错误;B.提取玫瑰精油时,无水Na2SO4用来吸收精油中残留的水分,向油水混合物中加入NaCl可增加盐的浓度,加大水的比重,使油水分层,故B错误;C.蒸馏法提取植物有效成分时,蒸馏时的许多因素都会影响产品的品质,如蒸馏温度太高、时间太短,产品的品质就比较差,为了提高产品的品质,需要严格控制蒸馏温度,延长蒸馏时间,故C错误;D.提取玫瑰精油和橘皮精油的实验流程中均有分液操作(提取玫瑰精油的实验流程中的分液操作是用分液漏斗将油层和水层分开,提取橘皮精油的实验流程中的分液操作是先将过滤后的压榨液静置,再用分液漏斗将上层的橘皮精油分离出来),故D正确。
20.答案:ABD
解析:1米深的积雪阻碍了赤狐的视力,也阻断了化学物质的传递,赤狐耳较大,听觉灵敏,能发现积雪下的猎物,靠的是声音传递,属于物理信息,A正确;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因为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而负反馈是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B正确;营养结构越简单的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越弱,抵抗力稳定性往往就越低,而恢复力稳定性的高低除和自身营养结构有关外,还和自然环境因素有关,C错误;保护森林,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就是要控制人类对它的干扰,保证其结构与功能的协调,D正确。
21.(除特殊标记外,每空1分,共10分)
答案:(1)开放;C5;叶绿体基质
(2)苹果酸分解;细胞呼吸;减少水分的散失
(3)A;(2分)B(2分)
解析:(1)在适宜条件下,冰叶日中花通过C3途径进行光合作用,白天冰叶日中花的气孔开放;CO2通过气孔进入叶绿体,和C5结合生成2分子C3,进入卡尔文循环;卡尔文循环发生的场所是叶绿体基质。
(2)长期在高温、缺水、高盐等逆境胁迫下,冰叶日中花白天气孔关闭,根据图甲的提示,其CO2可以来自于液泡中的苹果酸的分解和细胞呼吸产生;逆境胁迫下关闭气孔进行CAM途径的意义是减少水分的散失。
(3)由于C3途径白天气孔开放,CO2充足,所以随着光照增强光合作用不断增强,对应A曲线;进行CAM途径是在高温干旱的条件下为了防止水分丢失,所以关闭气孔,导致植物对CO2的吸收减少,光合作用降低,因此对应B曲线。
22.(除特殊标记外,每空1分,共12分)
答案:(1)常;1/2
(2)黑色:灰色:自色=4:4:1;(2分)发生了进化;因为种群基因频率发生改变
(3)①遵循;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或者A、a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而B、b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②AAXBXB、aaXbY;(2分)5/16;(2分)
解析:((1)本题考查判断基因的位置、遗传规律的应用、基因频率的改变及相关计算。根据正反交后代表现型一致可知,A、a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F1均为灰色,基因型为Aa,测交后代中灰色(Aa):白色(aa)=1:1,其中灰色占1/2。(2)实验二中的F1雌雄个体(Aa)互相交配后产生的白色个体淘汰再随机交配,F2中AA:Aa=1:2,F2产生的配子及比例为A:a=2:1,自由交配的F3中AA(黑色):Aa(灰色):aa(白色)=4:4:1。因为该过程中有白色个体的淘汰,即有人工选择,故基因频率会发生改变,种群发生了进化。
(3)①根据F2中雌雄表现型不一致可知,B、b在X染色体上,又因为A、a位于常染色体上,故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②综上分析,因为F2中雌性全部是白色,可知基因B会抑制基因A的表达而使个体表现为白色。根据雄性个体中黑色AAXbY占1/8,即1/2×1/4可知,F1的基因型是AaXBXb、AaXBY,则白色亲本的基因型为AAXBXB、AaXbY。F2中白色纯合个体(AAXBXB、aaXBXB、AAXBY、aaXBY、aaXbY)的比例是1/4×1/4×5=5/16。
23.(除特殊标记外,每空2分,共11分)
答案:(1)机体储存的肝糖原可在一段时间内维持血糖浓度的平衡(相对稳定);静脉注射(高浓度)葡萄糖溶液
(2)③大脑皮层、④小脑(顺序不能颠倒,编号和名称都正确才可以)
(3)舒张(或扩张);乙醇脱氢酶和乙醛脱氢酶的数量多、活性高(3分)
解析:(1)空腹机体血糖降低,刺激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使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使血糖浓度升高。由题干信息中可知,乙醇会抑制非糖物质转化和具有升高血糖作用激素的释放,空腹饮酒时,机体储存的肝糖原可在一段时间内维持血糖浓度的相对稳定,当肝糖原分解完后,没有其他补充葡萄糖的途径,会导致低血糖的发生;对于酒精低血糖急性发作的患者,最佳治疗方法是静脉注射高浓度的葡萄糖溶液,以快速恢复血糖浓度。
(2)人的大脑皮层具有感知外部世界、语言、学习、记忆和思维等方面的高级功能,小脑可以维持躯体的平衡,使动作准确协调,过量饮酒后由于酒精麻痹了③大脑皮层和④小脑,所以会出现意识模糊,步态不稳等症状。
(3)从酒精代谢的过程示意图可知,喝酒脸红的人是因为体内只有乙醇脱氢酶,能将乙醇催化转化成乙醛,导致血液中乙醛含量较高使毛细血管舒张;喝酒“千杯不醉”的人,体内含有较多的乙醇脱氢酶和乙醛脱氢酶,数量多、活性高,可以将乙醇快速的催化分解为CO2和H2O,并产生大量热量,通过汗液蒸发散热。
24.(除特殊标记外,每空2分,共12分)
答案:(1)N、P;反应场所和光合色素种类不同(合理即可)
(2)自身呼吸作用散失、流向分解者和流入下一营养级
(3)次生(1分)
(4)速度与方向(1分)
(5)引入能食用的水生植物(如莲藕)等与蓝藻竞争营养物质;引入能捕食蓝藻的鱼类(合理即可)
解析:(1)水体中无机物N、P等的含量增加,使水体富营养化,是导致太湖蓝藻疯长的主要原因。蓝藻是原核生物,而苦草、睡莲等植物都是真核生物,前者的光合作用在细胞质中完成,后者的光合作用在叶绿体内完成;前者含有叶绿素和藻蓝素,后者含有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所以它们在光合作用方面主要的不同是反应场所和光合色素种类不同。
(2)生产者同化的能量的3个去处分别是自身呼吸散失、流向分解者和流入下一营养级。
(3)“聚泥成岛”说明有土壤存在,会有某些植物的种子或繁殖体等,从群落演替定义看,这属于次生演替。
(4)在太湖的“生态清淤和蓝藻离岸打捞处置”治理过程中,人类发挥了巨大作用,说明人类活动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与方向进行。
(5)既要能控制蓝藻暴发又要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可从生物种间关系的角度分析,如引入能食用的水生植物(如莲藕)等与蓝藻竞争营养物质;引入能捕食蓝藻的鱼类。
25.(除特殊标记外,每空2分,共10分)
答案:(1)内含子(和启动子);(2分)HindⅢ和XhoⅠ;卡那霉素
(2)感受态;当番茄植株受到损伤时,伤口处的细胞会分泌大量的酚类化合物,吸引农杆菌移向这些细胞,提高侵染率(2分)
(3)营养和激素;脱分化、再分化
(4)乙肝病毒抗体
解析:(1)乙肝病毒抗原基因需删去内含子(和启动子)等部分,利于导入受体细胞。由图可知,用HindⅢ和XhoⅠ酶处理目的基因和质粒,既可得到完整的目的基因,又可切割质粒,但抗四环素基因被破坏,因此只能用卡那霉素筛选含重组质粒的农杆菌。
(2)用Ca2+处理农杆菌,使农杆菌处于感受态,利于农杆菌吸收目的基因完成转化过程。将农杆菌导入番茄细胞时,受损的番茄细胞会分泌大量的酚类化合物,吸引农杆菌移向这些细胞,提高侵染率。
(3)离体的细胞在一定的营养和激素等条件下,可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愈伤组织在一定的培养条件下,又可以再分化形成试管苗。
(4)若在食用转基因番茄的小鼠血清中检测到乙肝病毒抗体,则说明转基因植物疫苗口服有效。
链接:
转载请注明:http://www.lcdspec.net/lbszyyzl/66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