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多年前的病例。
孕妇,31岁,G2P0,孕29周行常规产前检查。
超声所见:
胎头生物学测值符合孕周,未见明显胎儿水肿征象,胎儿心脏大小及结构未见明显异常。羊水量正常。
胎儿左侧胸腹部明显膨隆,皮下见一大小约54×41×30mm低回声实质性团块,边界清晰,形态较规则。经反复多切面扫查,均未见肿块与胸腔及腹腔内相通(图1~图4和视频)。CDFI显示团块内血流信号分布丰富(图5~图7),PW示团块内可见动、静脉频谱。检查中探头适当加压孕妇腹部触及肿块时,显示肿块质地较软。
超声诊断:胎儿胸腹部皮下实质性团块,考虑血管瘤可能。
图1胎儿腹部横切面示左侧皮下低回声肿块(M)。K:肾脏;P:胎盘
图2为图1放大后所见,肿块内回声尚欠均质,与腹腔分界清晰
图3胎儿胸部斜切面所示肿块(M),肿块与胸腔分界清晰
图4胎儿矢状面方向显示肿块(M)
图5~图7示肿块内丰富血流信号
视频示胎儿左侧胸腹部皮下血管瘤
虽告知胎儿预后可能较好,建议随访观察,但孕妇经多方检查咨询后,决定终止妊娠。经住院引产,分娩一男性死婴,左侧胸腹部皮肤膨隆,局部呈青紫色,质软。病理检查证实为皮肤血管瘤(毛细血管瘤与海绵状血管瘤混合)。
图8所示为引产后所见。M示肿块;箭头示脐带
病例讨论
血管瘤是一种常见的良性血管病变,全身皮肤、颅内、纵隔、心脏、肝脏、肠、膀胱等部位均可发生。
血管瘤的分类方法复杂多样。传统分类方法将血管瘤和血管畸形统称为血管瘤,并分为鲜红斑痣、草莓状血管瘤、海绵状血管瘤及混合性血管瘤。国际血管性疾病研究协会将血管瘤分为婴儿血管瘤、先天性血管瘤、丛状血管瘤、梭形细胞血管瘤、上皮样血管瘤等。其中,先天性血管瘤又分为快速消型和无消退型。
胎儿先天性皮肤血管瘤大部分为单发,主要发生于头颈部、躯干和四肢,通常瘤体较小,但也可长到很大(如本例)。
胎儿皮肤血管瘤产前超声检出率低,有报道称发生率约0.05%。由于肿瘤孕早期生长缓慢,很难早期发现,若孕中晚期后肿瘤生长迅速,形成隆起于皮肤的肿块,有可能经产前超声发现。
超声特征
超声上,肿瘤通常呈实质性低至中等回声,部分与胎盘回声相近,内部回声均匀或轻微不均匀,可有或无囊性结构,CDFI可发现瘤体内血流丰富,多为静脉频谱。
较大或较多的皮肤血管瘤可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如瘤体内的多发动静脉短路引发高心输出量性心功能衰竭和胎儿水肿、Kasabach-Narritt综合征等。
因此,产前超声发现皮肤血管瘤时,应注意观察瘤体的数量、大小、内部血流情况,同时注意观察有无胎儿心脏体积增大、房室瓣反流或胎儿水肿。
鉴别诊断
囊状淋巴管瘤:多发生于头颈背侧或腋下,瘤体通常表现为厚壁囊肿,内有或无分隔,透声好。
畸胎瘤:多发生于头面部、颈部或骶尾部,表现为囊性或囊实混合性,以实性回声为主,内部可有强回声。
预后
胎儿皮肤血管瘤本身是一种良性血管病变,其预后与肿瘤所致并发症相关。
参考文献:[1]李丽,秦平,LILi,等.胎儿皮肤血管瘤的超声影像特点及胎儿结局[J].中华妇产科杂志,,41(9):-.[2]李丽,马琳.儿童皮肤血管瘤分类和治疗[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07):67-72.
[3]宋伊丽,林晓峰.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胎儿皮肤海绵状血管瘤一例[J].中华医学杂志,,82(7):.
推荐阅读:
超声时间「典型病例类」文章的写作流程和思路
超声典型病例:胎儿巨大毛细血管瘤
胎儿腋窝淋巴管瘤:不同于颈部的超声特征
学术主编/刘德泉
投稿邮箱/xihuansushi
qq.转载请注明:http://www.lcdspec.net/lbszyyzl/56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