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淋巴水肿治疗 >> 淋巴水肿医院治疗 >> 正文 >> 正文

写给肛肠术后患者的一封信

来源:淋巴水肿治疗 时间:2021-11-7

多数肛肠疾病,都是通过手术来解决问题的,而术后伤口的愈合也是疾病恢复的关键之一。在术后恢复的一段时间里,许多人由于不注意饮食,导致肛肠疾病反复发作。因此,专家提醒肛肠疾病患者——肛肠术后,要在饮食上多加注意。

01、术后治疗

治疗第2-4天

1.注意休息避免剧烈活动;2.普通饮食;3.配合医师治疗(输液、换药、理疗);4.主动向医师反应大便的性状及排出量是否正常,睡前与便后药物坐浴、换药、理疗;5.向医生反映是否因为疼痛而不敢排便,是否有出血现象。

治疗第5天

1.观察大便情况有无出血现象,如有不适,及时来院复诊;2.加强营养,适当活动,养成排便习惯,保持排便通畅,便后养成良好的清洗习惯(药物坐浴)。

治疗第7-10天

如有不适及时向主治医生咨询。02、恢复期

术后1—3天是肛周创面水肿、红肿、渗血、疼痛、化脓感染高峰期,更是术后排便关键期,应用熏洗,红光联合照射治疗,可以抑制疼痛,消除红肿渗出发炎,减轻排便时疼痛。

肉芽组织形成期

术后4—6天,是肛周创面疼痛水肿易出现括约肌痉挛,血管淤堵,淋巴回流受阻,为避免神经末梢异常生长过快,创面、血管中血栓形成和组织爬行过慢引起的肛周坠胀疼痛、渗血、便痛、应用熏洗、微波组合治疗,可以抑制或减轻上述症状。

修复塑性期

术后7—10天,此过程是纤维组织转化调整修复期,创面粘蛋白活跃期,因结、套扎萎缩的组织脱落,吻合口瘢痕形成,血管淋巴再通,括约肌神经支配收缩,如出现肛周坠胀、便血、便频、便不尽,应用短波可以逐层深部治疗,加以缓解。

03、康复指南

一、术后休息体位要求

在麻醉作用过后可以采用任何卧位休息,待双下肢有力后才可以下床活动。

注意事项:长时间卧床起床有可能发生体位性低血压。如果出现头晕等不适,应平躺休息并按呼叫器请专业医护人员帮助,无不适感觉后再下床活动。

二、术后饮食要求

1.术后48小时内进食半流质饮食:黑芝麻糊、鸡蛋羹、藕粉等。饮食应以清淡为主,要多进食富含纤维素的新鲜蔬菜及瓜果,忌饮酒、忌海鲜及辛辣油炸食物;

2.术后4小时内尽量少饮水(是为了防止小便困难),在这其间如果需要服药,应该饮少量的水,以能将药物服下为宜,等小便排出后不再限制饮水。

三、排尿管理

术后由于麻醉作用,膀胱收缩无力。如果第一次排尿有困难,作如下处理:

1.用浸热水的毛巾、热水袋热敷下腹部,水温勿过高;

2.用手稍稍用力按摩肚脐以下协助排尿;

3.让患者听流水声,可以诱导排尿。

四、术后出血管理

术后由于活动或体位的改变造成止血纱布移位、伤口渗血,需要重新包扎止血。如果发现不要惊慌及时到院处理。

五、术后镇痛管理

术后疼痛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肛管组织由脊神经支配,感觉敏锐,受刺激可产生剧痛;

2.肛门术后炎性细胞释放炎性介质作用于致敏肛周神经末梢而发生敏感化反应,低强度刺激可致痛;

3.疼痛使病人产生恐惧和烦躁心理,引起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加重疼痛。采用长效镇痛剂配合口服或肌注止痛药可缓解疼痛。

六、术后大便管理

术后24小时内控制排便。睡前可口服麻仁丸6-9克或1支乳糖果,以利次日大便顺利排出。如口服“麻仁丸”后引起大便次数增多,则停服。

七、定期复诊

治疗是基础,换药是关键。术后如不能遵医嘱定时来院复诊、换药、观察创面的情况,容易发生感染、创面延期愈合,甚至继发性大出血等难以预料的严重后果。

04、康复指南

肛肠手术以后,每天1~2次大便是正常的。如果一味想通过限制饮食量控制排便,不但不利于肛门功能的尽早恢复,而且会因营养不良、全身体质下降,造成伤口愈合缓慢。

*必须强调的是,肛肠患者术后应该少吃甚至不吃辛辣、油炸食品,因为这类食物多会引起肠道燥热,影响大便的通畅,增加胃肠道的负担,不利于患者的术后恢复。

建议:肛肠疾病患者不论是在手术恢复期,还是之后的日常饮食中,都应在保证营养的前提下,清淡饮食,尽量多吃纤维含量高的蔬果、多饮水。平时还要加强运动,注意局部卫生,避免久坐,保持心情放松。若出现便秘不缓解、便血、肛门疼痛等症状,要及时到肛肠科进行检查复诊。

(图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lcdspec.net/lbszyyzl/701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