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淋巴水肿治疗 >> 淋巴水肿医院治疗 >> 正文 >> 正文

护理科普角细说淋巴水肿的早期识别

来源:淋巴水肿治疗 时间:2020-8-24

临床工作中,我们发现很多患者不知道自己的肢体是何时肿起来的?有些患者回忆自己的水肿发生前曾有一些先兆水肿的症状但未引起重视导致水肿加剧。那么,肿瘤治疗后的患者,如何早期识别淋巴水肿,抓住消肿治疗的黄金时期呢?请跟我们一起来认识淋巴水肿。

为什么肿瘤患者会发生淋巴水肿?

上肢淋巴水肿是乳腺癌治疗后常见的远期并发症,下肢淋巴水肿是妇科恶性肿瘤治疗后常见的远期并发症。由于手术和放疗对淋巴结、淋巴管的破坏,导致富含高蛋白的淋巴液回流受阻,在软组织中非正常积聚而引起淋巴水肿。

肿瘤患者淋巴水肿的发生率如何?

临床诊疗中,患者往往会问,为什么别人动了手术不肿,为什么偏偏是我出现水肿了?那么,我们来了解下肿瘤患者淋巴水肿的发生率如何?国内外研究报道,乳腺癌相关性淋巴水肿发生率为2%~65%;宫颈癌治疗后下肢淋巴水肿的发生率为2.3%~47.6%。淋巴水肿常发生于肿瘤治疗后3个月到3年内,也可发生于术后十几年甚至几十年。临床中有些患者水肿出现较早,有些出现晚,甚至有些终身不发生水肿,个体差异很大。

淋巴水肿可以治愈吗?

淋巴水肿是一个慢性、进展性疾病,一旦发生,处理较为棘手。如果能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可使肿胀减轻,甚至基本消失,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如何早期识别淋巴水肿?

1

获取淋巴水肿相关信息

积极参加淋巴水肿相关讲座,了解乳腺癌、宫颈癌、卵巢癌、子宫内膜癌、外阴癌等术后淋巴水肿的相关知识,有助于早期识别水肿。

2

定期测量臂围/腿围

定期检查您的臂围/腿围。部分轻度淋巴水肿患者没有明显的症状,往往是在不经意间发现水肿。所以,建议您在洗澡时可以对着镜子对比左右上肢/下肢的粗细。上肢可选择手背、前臂、上臂的几个定点部位用皮尺测量周径,比较大小。下肢可选择脚背、脚踝、小腿、大腿等几个定点部位用皮尺测量周径,比较大小,及时发现淋巴水肿。

3

重视术侧上肢/下肢的水肿症状

重视术侧肢体的相关症状,如:肿胀感、沉重感、紧绷感、酸胀感、疼痛感等。症状评估是早期筛查淋巴水肿的有效工具之一。由于手术破坏淋巴系统,使得回流不畅的淋巴液积聚在肢体组织间隙导致肢体肿胀、紧绷及沉重感。而肿胀感是淋巴水肿最敏感和常见的症状,所以,不要忽视了上肢的不适感。

4

警惕先兆水肿的发生

如果用力、过度活动后出现术侧肢体的酸胀、酸痛等不适,应警惕是否诱发了上肢/下肢淋巴水肿。部分患者出现肢体水肿,经过休息后缓解甚至水肿完全消退,这往往是I度淋巴水肿的表现,是给患者发出及时就诊的一个信号,如果此时患者及时就诊,获取相关健康知识,可避免水肿的再次出现。

5

不可忽视的丹毒

不可忽视患肢皮肤发红、皮温增高、发烧等症状。当您的术侧上肢/下肢皮肤出现多处红点点,或者所谓的“流火”,甚至是大片皮肤发红,皮温增高,应该警惕淋巴管炎的发生。因为富含蛋白质的淋巴液长期聚集在肢体组织间隙,极易发生炎症及感染,从而患肢出现皮温升高、丹毒等严重症状。丹毒会诱发或加重淋巴水肿。

6

及时处理术侧肢体的各种意外损伤

及时处理术侧肢体的各种意外损伤,加强观察,及时就诊。如:割伤、咬伤、戳伤、拉伤等,因为各种损伤之后如果处理不当,会诱发或加重淋巴水肿。

肢体变粗了就是淋巴水肿了吗?

如果您是一位做过腋窝/盆腔淋巴清扫术或者做过放疗的肿瘤患者,当您的上肢/下肢出现疼痛、发麻、水肿、酸胀、紧绷等不适症状时,是否就意味着发生上肢/下肢淋巴水肿了呢?答案当然是不一定啦。像急性深静脉血栓、心功能不全、甲状腺功能减退等疾病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水肿,当您的上肢/下肢出现异常症状时,您应该及时到淋巴水肿门诊就诊,由专业人员来为您做出科学的评估和诊断哦!

参考文献

[1]王惠雪,李惠萍,杨娅娟.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预防行为相关临床实践指南现况及内容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6):-.

[2]何向明,邹德宏.乳腺癌上肢淋巴水肿治疗进展[J].中国肿瘤,,26(3):-.

[3]王霞,丁焱.宫颈癌患者术后下肢淋巴水肿发生状况及危险因素分析[J].护理学杂志,,30(10):21-25.

文:黄珍珍

编辑:黄珍珍

审核:吴婉英、俞惠艳

图片:来源于网络

省肿护理巾帼情

一个正能量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lcdspec.net/lbszyyzl/474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